對全世界范圍內的中小企業來說,保理正成為一種新興的外源性
融資方式。與傳統融資不同的是,出借人在保理業務中并不判斷供應商的整體信用,其對貸方授信主要依據一整套對供應商應收賬款(即來自顧客的交易付款)價值的判斷規則。因此,保理業務允許高風險供應商將其信用風險轉移給高質量買家。這對那些信貸立法尚不完備、破產程序效率低下、索賠較為困難的國家作用明顯,因為無追索權保理業務項下的應收賬款并不屬于中小企業破產資產。保理,特別是針對高質量買家應收賬款提供保理服務的反向保理,可以有效緩和貸方在不健全商業信用環境中的信用信息模糊問題。
組織聯盟成員圍繞商業信用信息共享展開合作,積極推進商業保理公共服務平臺和商業信用信息共享數據庫的普及與應用工作,建設保理行業信用信息數據處理中心,提升全行業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力。
完善商業保理業務規則,推動商業保理業務與技術分類標準的制定與普及,爭取將該標準上升為全行業通用標準乃至國家級標準。項目需要
咨詢公司提供總體經營定位、發展戰略規劃、
可行性研究報告、聯盟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專業服務。
加強聯盟成員之間人員的交流互動,增強產業聯盟創新活力,利用聯盟有利條件開展人才交流合作,聘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合作研究、學術交流、業務培訓,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定期舉行產業聯盟研討會議,商討保理行業政策與未來發展方向;定期發布保理及相關行業發展報告,聯盟活動狀態,行業調研報告及技術動態信息等;定期討論行業發展動態,預警潛在風險,營造聯盟良好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