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建設也將帶動產業鏈的上下游和各行業的投資,預計將帶動3多個行業。到2025年投資5萬億元。中國擁有最廣闊的無線通信市場,可以在5G時代發揮主動權,這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提高中國在世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國際地位。恒大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在5G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通信行業遇到了來自歐美國家的全方位壓力。我國只有在5G技術積累、設備制造、終端操作系統、技術標準等方面取得優勢,才能確保5G產業鏈在層層壓力下的安全,贏得5G產業正常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已經經歷了1G、2G和3G滯后和跟進的空白時期。隨著4G的同步發展,現在正處于5G時代,我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在標準設置、產業鏈配套等方面的話語權。在5G產業鏈中,通信網絡設備是產業鏈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目前,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在通信設備市場上都在爭霸。在5G產業鏈中有許多環節。目前,功率點主要是無線側和傳輸側的網絡設備投資。5G基礎網絡的建設主要涉及基站、核心網等通信網絡設備的研究與開發,以及網絡建設的部署、運行與維護、設計與優化等。5G終端、交通、能源、醫療、城市等行業存在著大量的5G需求市場,為5G基站、天線等網絡建設帶來了新的增量空間。從5G細分軌道的投資增量來看,增長最快的是小型基站、光纜、核心網設備、基站天線、濾波器、PCB等。顧強認為,這些領域將帶來一萬億元以上的增量投資。從投資計劃的5G,2020年至2022年是三年建設集中的傳輸部分,無線部分的建設周期約為5年。因此,5G產業的投資和建設周期將持續到2030年。要加快推進5G等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改革和創新,特別是進一步放開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的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渠道,取消限制。由于大部分新的資訊基建屬于新科技及新工業,我們需要財政、財政、工業及其他與舊基建不同的政策支援。"除了財政政策中R&D支出的增加和扣除,以及高技術企業的低稅率外,我們還應該在低息
融資、專項貸款、多層次資本市場、
并購、IPO、債務發行等方面支持5G產業鏈企業。我們將與產學研合作,參與產業鏈各方的資源建設,引導資本鏈、人才鏈和創新鏈的深度整合,完善創新網絡,培育5G創新生態。在數字經濟浪潮下,5G作為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為大量數據和信息提供了高速傳輸渠道,彌補了制約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傳輸、連接規模和通信質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