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也在就區域總部落戶中國等加快洽談進程。這些逆勢成長的新增長點增長極,都展示出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在財政金融、投資消費、就業民生等方面,抓緊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著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高生存發展能力,切實穩定經濟運行。抓緊落實調整完善后的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總結推廣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加快清理取消不合時宜的臨時管制措施和各項不合理規定。二是抓宏觀政策對沖。主要是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加大對保基層運轉的支持力度,加大補短板重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對抗疫穩定的支持;通過降準、降息、再貸款等多種方式,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在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三是抓擴大內需。在促進消費方面,積極穩定汽車、家電等居民傳統大宗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同時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和疫情期間涌現出來的新需求,大力培育綠色消費、信息消費、數字消費、智能消費、康養消費等新興消費增長點,推動線上消費乘勢成長,促進線下消費加快回補。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重點聚焦短板領域特別是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加快公共衛生防控和應急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擋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四是抓企業幫扶。加快落實已經出臺的各項援企政策的同時,進一步研究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推進減稅降費,降低企業
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微企業首貸率、信用貸款占比,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千方百計幫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穩住經營。全力促進外貿外資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保障國際物流暢通,幫助企業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大力支持和鼓勵出口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幫助渡過難關。同時,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積極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五是抓就業民生,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實施好援企穩崗政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力度;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促進新業態發展和靈活就業;拓寬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復工復產中優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