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成焦點 行業將迎投資機遇
2021-3-17 10:36:06
我國碳排放增速長期高于世界,近年來增速加快。再加上目標日期的設定,我國2060年的目標日期相對較晚,但再加上碳減排的壓力,我國的碳減排壓力無疑是最大的。但我國碳排放結構與世界總體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二是我國制造業和建筑業碳排放比重明顯高于世界和歐美國家,達到28%,居我國碳排放第二位,但這一水平仍低于歐美國家交通運輸業的水平。因此,中國的碳排放更多來自制造業和建筑業,而不是歐美發達國家的交通運輸業。中國碳減排面臨著不同于發達國家的結構性困難。工業和建筑業的經濟貢獻超過40%,有望成為中國“碳減排”改革的難點。一方面,制造業和建筑業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長期對GDP的貢獻率在40%以上,產業門類廣泛,上下游關系密切,就業崗位眾多。其產業升級將面臨諸多社會問題;另一方面,產業本身的改革動力相對較弱,相關激勵政策的制定將面臨有效性和準確性的挑戰。綜上所述,中國的“碳中和”道路不僅時間短、任務重,而且面臨著具有中國特色的結構性問題。如果說新能源替代是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碳中和”優勢,那么工業和建筑業的產業升級和碳減排將是“碳中和”的難點。中國的“碳中和”勢在必行,但道路漫長。考慮到我國碳排放結構和可再生資源的優勢,我國新能源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政策扶持,加快傳統能源替代,享受新一輪能源改革推動的供給側紅利。建議關注光伏、風電、核電等綠色能源及相關配套設施的投資機會。綠色能源推廣加快,輸電、儲能需求有望繼續釋放,特高壓、儲能投資機會有望聚焦。隨著新老能源的轉換,輸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今后,要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加大清潔能源跨區域輸送,確保清潔能源一體化及時同步。未來,特高壓電網建設有望繼續提速。此外,電力容量的高效傳輸和應用還有賴于大量儲能技術的應用。儲能一方面可以彌補火電調頻響應速度慢的缺點,提高機組運行效率,還可以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間歇性能源配合使用,緩解波動,實現平穩控制,滿足并網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儲能可以提供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緩解電網擁堵,延緩輸變電設備的擴容升級,提高輸電效率此外,儲能還可以與分布式光伏結合使用,實現電力的自發利用,從而降低用電成本,還可以作為備用電源,在電路故障時保證可靠供電。未來,發電、輸電各方面對儲能的需求將不斷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