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迎來發展黃金期
2020-3-17 18:07:10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一方面考驗中國公共衛生安全反應速度,另一方面也檢驗了公共醫療設備的承壓能力。疫情后補足醫療行業短板,成為政策引導的重要方向。醫療器械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相對較晚,與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醫療裝備上較為薄弱,需要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國內高端醫療裝備市場容量巨大,但是較多高端醫療器械需要進口,國產替代仍然不足。在此背景之下,近年來政策積極推進,鼓勵企業的創新研究和產品上市,一些企業也在積極努力向高端醫療裝備領域進發。過去心臟支架等高端醫療器械基本都是進口,而且只有一小部分納入醫保范圍,患者的經濟壓力較大,目前介入器械仍處于國外產品主導格局,但一些細分領域如冠脈支架產品等,已經基本完成了進口替代,產品也納入了醫保,在同等質量條件下,患者已經越來越接受國產高端醫療裝備。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在優化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加快創新醫療器械、臨床急需醫療器械審批上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政策的推進都切實對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幫助,使企業的研發成本、時間成本大大降低,加速了產品的上市,使得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因為研發投入高、市場風險大,過去進入這一領域的國內企業并不多。隨著近年來政策的傾斜,科研補貼、產品納入醫保、醫院首用國產化,這些實實在在的措施鼓勵下,有助于國內醫療設備領先企業加速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加速實現高端醫療設備的進口替代。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內的優秀企業通過多年技術、人才和制造工藝的積累,已逐步縮小與外資企業在產品功能和品質上的差距,在某些細分領域甚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發展基建的趨勢之下,疫情過后,對醫院的建設力度也會進一步加強,無論是增量醫院建設還是存量醫療服務機構質量改善,均將產生對醫療設備的較大需求。梳理登陸科創板的醫療行業企業,其中超過半數屬于醫療器械行業,而且這些公司沒有一家從事低值耗材領域,在各自細分領域都有較強產品實力,如心脈醫療成功開發出第一個國產腹主動脈覆膜支架,南微醫學的可攜帶放療粒子支架技術被評為世界首創。隨著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進步,以及國內醫療機構相關配套產業鏈的成熟,伴隨醫改、分級診療、國產替代以及資本扶持等推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