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配置上升為國家政策 相關應用服務迎來發展機遇期
2020-4-16 13:56:47
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風險因素,提高感知、預測、防范能力。根據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和時代性,明確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政策文件,是要充分發揮數據這一新型要素對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使大數據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據生產要素成為當代關鍵要素,區別于以往生產要素的突出特點是,數據對其他要素資源具有乘數作用,可以放大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在社會各行業價值鏈流轉中產生的價值。數據資產化進程將不斷釋放底層數據的價值,促進現代信息技術的市場化應用,推動整個數字產業形成和發展,加速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優勢的誕生。與土地資源要素相比,數據資源要素具有衍生性、共享性、非消耗性三大價值,打破了自然資源有限供給對增長的制約,為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提供了基礎與可能。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要素,也將以市場化的方式參與流通和分配,這意味著傳統的市場要素正在被賦予數字時代特點,甚至成為更高級的生產要素。數據要素將是新基建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新基建將帶來5G的普及應用,帶來智能化應用的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產生,這一切都以數據為基礎。無數據,無應用;無應用,無智能。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數據在經濟運轉中的價值日益凸顯。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是提升區域財政收入的有力工具,數據財政將成為新時期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財政收入增長的新邏輯,在于激活數據、變現數據價值,運用好大數據工具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優路徑。在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型的過程中,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一方面在驅動產業智能化、催生新的生產組織形態方面的作用不斷顯現,推動新型產品和服務的創造;另一方面,作為參與分配的要素,數據背后涉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尤其是對原有生產要素諸如勞動力、土地、資本和技術的替代,成為新經濟活力釋放的支撐力量。市場化配置意味著在市場規則框架下的競爭。首先是要鼓勵競爭,鼓勵開放共享,抑制壟斷。很多中小企業既不擁有數據資源也沒有數據應用能力(即將數據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所以除了數據資源市場化及鼓勵開源數據應用之外,為了讓全社會都能享受到數據資源轉化為生產力的紅利,還需要鼓勵一些有數據處理、分析能力的企業為全社會提供數據應用服務,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專業性很強的產業,即數據應用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