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2020-5-26 13:37:32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汽車及相關產業領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多項有關智能網聯汽車的議案和提案,業內對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認同從未如此高度統一。今年“新基建”概念的提出的確為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礎端的支撐。本質上,做好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能夠大幅提高智能汽車的智能化效果,并增加整個社會的車輛運營效率,形成良性循環。而從車企及相關產業的兩會代表建議來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也已經發展到了“眾人拾柴”的新階段。其中,凝聚共識、協同推進主要是指,以智能網聯操作系統頂層設計為指引,國家級創新中心組織各方共同組建市場化運營創新主體,以行業需求為牽引,聚集交叉行業人才,發力融合創新領域并加快輸出市場競爭力產品。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是基礎共性技術,支撐汽車“新四化”技術革命。保障國家信息網絡安全,是國家汽車產業的重大戰略需求,是解決國家“卡脖子”重大戰略問題的核心關鍵。支撐汽車“新四化”技術革命的基礎共性技術不僅僅有汽車操作系統技術,還包括智能駕駛等其他層面的技術。在核心零部件、軟件、芯片、算法等核心領域,仍然是國外供應商占據主流,中國智能網聯技術盡管在應用方面有優勢,許多七八萬元的國產汽車都已經搭載互聯網智能配置,但底層技術有差距。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企業電動化和智能化核心技術,特別是底層核心技術研發的資金補助、高端人才引進支持等政策措施力度。搶抓機遇盡快培育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至關重要,尤其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產業鏈長,而且經濟帶動能力強,是當前技術革命浪潮中新興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最佳載體,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方向,更是實現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這一產業必將是建設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先鋒力量,也是必須搶占的戰略制高點。智能駕駛是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重要內容,而智能駕駛的相關技術從研發到落地需要經過大量的試驗和驗證,汽車行業代表們今年也開始在兩會呼吁該領域的突破。具體而言,比如,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如長三角),選擇整體環境較好的區域(如上海臨港東海大橋、嘉定汽車城),建設高度自動駕駛(L3級別以上)先行示范區,并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在示范區內試點突破法律法規限制,允許高度自動駕駛車輛上高速、高架道路進行測試及示范應用,在特定區域率先試點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載人、載貨商業化應用。高速路由于場景相對簡單,是高度自動駕駛車輛應用的典型場景之一,但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慮,中國一直未放開高速路上的自動駕駛測試,另一方面,無人駕駛載貨也未展開商業化應用,只是一直處于試運營階段。這些制約導致國內自動駕駛產業還處于起跑線階段,業內都在期盼發令槍打響,只有進一步放開了測試環境和運營方式,才能真正考驗一家公司在技術方面的積累和對行業的理解。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既緩解了疫情帶來的不便,也為宏觀經濟提升了抗沖擊能力。依托國家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從5G新型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系統等方面入手,加快構建智能汽車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培育相關的創新鏈和產業鏈。值得一提的是,在5G網絡、AI等技術之外,有觀點認為,汽車本身也是新型基礎設施。鑒于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與汽車產業的全新發展,有必要融合汽車、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把汽車產業打造成現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汽車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承擔著諸多新功能。汽車是智慧交通網的終端平臺,是電力互聯網的儲能平臺,是智慧生活的連接平臺,也是動態物理空間的賦能平臺。為此,他提議革新汽車產業頂層設計思路、聯合汽車業在內的各行業建設城市大腦、引導并監管智能共享汽車發展等。在不同的參照系下,新基建的含義或有不同,但對于智能網聯汽車而言最終其實是殊途同歸。東吳證券指出,由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涉及整車集成、核心零部件、AI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信息交互、5G等多方面技術進步,需要各領域協同創新共同構建人-車-路-云端的新型交通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