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礎設施概念火熱 工業互聯網優勢日益凸顯
2020-6-23 14:37:00
炎炎烈日下,農民在田間辛苦勞作,施肥、澆水、查看作物長勢,這是人們印象中傳統的耕種方式。如今,更為精細、高效的現代農業技術已帶來顛覆性改變。農田中布置的高倍率監控攝像頭,能定時自動巡航拍攝形成高清影像;傳感器全面監測溫濕度、日照強度、風速風向、土壤狀況和病蟲害等數據;不同地塊要澆多少水、不同作物要施多少肥,都能精準計算,既節省了資源又避免環境污染。樣的場景,得益于工業互聯網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隨著新型基礎設施概念的火熱,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受到更多重視。在加速工業技術改革創新、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打破行業壁壘、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已日益凸顯。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經濟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將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工業互聯網除了能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還能幫助政府及時獲取市場產業態勢和發展需求,從而更準確地提供相關扶持政策,更好地把握市場平衡。對普通百姓來說,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可以推動智慧家居、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的建設,并將滿足人們對各類產品的個性化需求。“比如,人們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到汽車的設計階段,根據自己的需求,配置汽車的功能組合和外觀結構,獲取汽車的生產進程,進行汽車質量追溯等。以泛在互聯、全面感知、智能優化、安全穩固為特征的工業互聯網帶來了生產力的又一次飛躍。工業互聯網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壯大。作為“新基建”的核心要素,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受到高度重視,相關扶持政策接連出臺。初步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初步形成各有側重、協同集聚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到203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平臺,形成國際先進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全面深度應用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點領域實現國際領先。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提出加快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并鼓勵各地結合優勢產業,加強工業互聯網在裝備、能源、礦業等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田野看來,中國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果,廣覆蓋、高可靠的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正在加快建設,能力多樣、特色鮮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已逐漸成型,國家、省、企業三級聯動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平臺正加速構建。在抗擊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極大提升了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處置效率,顯示出工業互聯網的內在優越性。“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企業投入資金建設工業互聯網,以提升企業的業務質量和風險防控能力,推動業務創新。”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龍同樣認為,此次疫情防控讓各地政府以及各行業、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工業互聯網正迎來落地實踐的加速期。在政策環境上,中國“新基建”的布局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政策引領。預計工業互聯網在網絡、標識解析、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建設上將進一步加速,并與其他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相互促進,有力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從技術發展趨勢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推動工業互聯網持續升級迭代,5G、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將進一步加快和深化,顯著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和水平。當前國際競爭不斷加劇,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及地區都很重視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和發達國家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但在行業應用方面存在很多弱項,必須加大投入,集中力量,避免在新一輪競爭中再度落后。一方面是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一些企業數字化程度偏低,網絡協議、設備接口等不統一,嚴重制約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網絡安全風險隨著聯網設備的增加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是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和跨行業基礎設施尚未普及與健全,導致行業內大數據無法統一管理和使用,行業間數據資源孤立、分散,“數據孤島”問題嚴重。同時,資金和人才保障不足;缺乏具備綜合解決方案和全領域覆蓋能力的龍頭企業;工業互聯網共性標準尚未制定,數據難以融通;跨行業治理的政策體系有待建立等問題,都是接下來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需要逐一突破和解決的“瓶頸”問題。一是聚焦發展重點和短板,加強技術創新。加快建立工業互聯網共性技術體系,瞄準“卡脖子”領域集中力量攻關。二是聚焦垂直行業發展,深化融合應用。引導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大應用投入力度,持續開展試點示范,拓展工業互聯網應用范圍,加快發展融合應用產業。三是平衡安全與發展,筑牢安全防線。四是完善多方政策保障,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完善工業互聯網法規政策體系,加強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