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5G加速應用的浪潮,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啟用,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服務器超過100萬臺。騰訊、阿里、快手等互聯網巨頭近期紛紛“壕擲”重金,加速大數據中心項目布局:百度宣布10年內建500萬臺服務器;阿里宣布在未來三年投2000億元加碼新基建;總投資45億元的騰訊西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二期即將啟動,建成后將具備20萬臺服務器的運算存儲能力;騰訊將與天津達成深化戰略合作,在濱海新區新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6月6日,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產業基地在松江區舉行開工儀式;在烏蘭察布,投資將達百億元的快手智能云大數據中心項目預計明年底上線,將有30萬臺服務器。這意味著,騰訊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進入“雙百時代”,服務和流量邁入全球第一梯隊。據悉,迄今為止,騰訊云已經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運營著53個可用區,部署服務器機架超過10萬個。對于數據中心建設熱潮,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超大數據中心建設是全球趨勢,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集群能夠更好地承載用戶大規模的用云需求,也能夠降低整體基礎設施的邊際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用戶用云成本。據了解,IDC行業參與者主要包括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為代表的基礎電信運營商;以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為代表的云計算服務商;以萬國數據、光環新網、世紀互聯、數據港、鵬博士等企業為代表的第三方IDC服務商。另外,還有國電、廣電、遠洋等一批自帶能耗或土地資源的行業新進入者。數據中心前期投入巨大,不少數據中心建成后主要通過機柜租金產生收入。騰訊不把數據中心做出來賣給別人,而是自用,支撐騰訊自己業務和云服務的發展。騰訊云未來將新增多個超過一百萬臺服務器的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群,同時,騰訊還將結合產業技術創新需要,重點投入云啟產業基地、工業互聯網基地、創新中心、產業園區等方面的建設。關鍵是持續輸出新基建的技術、能力和經驗,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數字化升級轉型。伴隨5G建設大規模部署、傳統企業加速上云,互聯網數據流量將進一步加速爆發。結合2020年“新基建”的政策基調,中國數據中心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投建大型數據中心前,都應該考慮三個問題:一是擬建大型數據中心的任務和使命以及需求;二是要結合各地對數據中心投建的要求和規范來開展數據中心選址;三要注重采用全模塊化、彈性化和智能化的方案,面向未來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