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及市場等綜合因素驅動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迎更大機遇
2020-10-12 15:07:04
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支持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推進標準對接和數據共享。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引領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體現了汽車產業向節能減排方向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目前汽車產業在零部件體系支撐、關鍵技術項目支撐方面存在短板。下一步,應切實做好強鏈補鏈、技術攻關的核心工作,應把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強鏈補鏈組合到一起,推動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中央與地方打出政策組合拳,政策的持續激勵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長期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銷量)與發展目標差距仍然較大,國內新能源汽車長期增長趨勢確定。自主品牌(含新勢力)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形象,推出了更多智能化產品,在電動車領域先發優勢顯著;合資、外資車企以降低碳排放為主旨,正在向產業鏈生命周期可持續發展努力,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優質供給將驅動國內新能源車C端需求逐步提升。當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浪潮開啟,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大洗牌。其中,新勢力崛起,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汽車產品屬性更加多元,汽車將成為軟件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要進一步引導電動化轉型;鼓勵支持核心技術研發;加強電池安全體系建設;要尋找高成長性機遇,關注四大產業鏈,分別為特斯拉產業鏈(車型與產能持續投放,國產化率提升帶來產業鏈機遇),歐洲與國內市場車型表現可期)、寧德時代產業鏈。建議把握好兩大行業趨勢,一是新能源汽車有望呈現高端化與經濟性雙軌并行發展;二是充電設施開啟建設大年,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充電設施全年保有量規模增長較為可觀,車樁比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