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擁有100多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產業互聯網政策體系,出臺“十四五”工業化與工業化融合規劃。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加快在原材料、設備、消費品等重點行業實施工業互聯網應用,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突破企業“不用”、“不敢用”問題。業內認為,隨著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的實施,工業互聯網將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成為國民經濟最活躍的增長領域之一。在優惠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業內人士也指出,目前掌握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集成應用實踐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拓展,企業“不用”、“不敢用”的問題依然存在。要進一步完善多黨政策保障,營造良好環境。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政策,制定出臺《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加快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企業內外網升級改造,加快“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重點培育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平臺三類平臺,特色產業和區域特色平臺,特色技術領域專業平臺。推進共性技術創新,培育一批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推動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針對原材料、設備、消費品、電子等重點行業,我們重點培育了一批針對特定場景的行業解決方案。同時,要進一步培育優秀的工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制定工業設備云標準,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布局。深化工業互聯網在汽車、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行業的應用,到2023年底,為重點行業和地區建設不少于5個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新認定的市級工業互聯網企業內網改造標桿項目,最高補助300萬元。下一步,要重點解決因成本高、適應難、應用效果不確定等原因造成的“不愿用”和“不能用”問題,加大典型項目和區域集群的示范力度。一方面,聚集政府、產學研各方以及網絡、平臺、安全等專業力量,在特定行業和企業開展集成應用探索。另一方面,依托工業互聯網長三角綜合開發示范區和成渝工業互聯網綜合開發示范區,引導各地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圍繞全產業鏈價值鏈,探索一體化應用推廣路徑。同時,深化產融合作,提升金融服務業能力。大中型企業融資發展是我國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優勢。要支持大企業主導中小企業推廣和廣泛應用的融資發展模式,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推動大型集團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帶動周邊中小企業提高數字化水平,形成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