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險企扎堆布局養老產業 市場規模可達10萬億
2021-6-2 11:08:19
在這種背景下,養老社區投資幾乎成了標準。至于保險公司競相加入養老社區的原因,隨著人均財富的增加,特別是享受第一輪經濟改革紅利的人群(50后、60后)逐漸進入養老年齡,普遍接受社區養老的理念,支付能力也有所提高,未來將釋放對優質養老社區的需求。保險+養老的布局可以促進大保單的銷售,幫助高端客戶運營;打通養老產業鏈上下游,增加盈利渠道;從長期來看,我們可以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并經歷利率下降期。另一方面,養老社區的發展進入了“賽馬圈地”的機遇期;另一方面,也存在短期收益率低、盈利周期長等實際困難。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養老社區能夠為保險公司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率,但目前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也在探索中。從目前各大保險公司的布局來看。中小保險公司多為輕資產模式,即與第三方養老機構、房地產公司合作,通過養老服務整合平臺介入。將多層次養老服務與保險產品相結合,構建保險與養老護理機構的利益共同體。一般來說,以輕資產和重資產相結合的方式加入養老社區的保險公司也是規模相對較大的保險公司。他們不僅希望享受服務高端客戶帶來的實惠,同時也希望承擔社會責任,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需要關注的是,上述養老社區項目大多屬于高端產品線。結合具體的保險產品,消費者可以獲得居住資格。一方面,公司希望借助高端養老社區,提供全方位的壽險服務;另一方面,瞄準高凈值客戶也是保險公司的重要策略。雖然市場前景良好,但業內人士也建議,保險公司參與養老社區建設,將虛擬金融保險產品與實體醫療服務相結合,不僅需要保險公司和相關方的大量投入,但也需要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導。盡管醫療理念如火如荼,但社區建設配套養老保險仍處于發展初期,整個行業仍處于探索和“試錯”階段。作為新模式,在發展初期必然面臨更高的投資風險。如果保險公司獲得商業用地,就不能獲得稅收優惠和床位補貼;如果拿地做慈善,只能持有,不能轉讓,那就不能用售房收入補貼養老社區的投入成本。在監管層面,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養老社區的發展,包括支持保險公司積極開發與養老社區相關的各種保險產品;組織開展相關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內外溝通。我們需要特別注意養老社區的選址,否則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投資風險,因為高端客戶對居住環境和服務獲取的便利性有更高的要求。對于以輕資產進入普通養老社區的保險公司來說,和諧健康的政企關系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