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冷鏈物流規劃 醫療冷鏈未來可期
2021-8-10 13:17:44
十四五時期廣東需要鞏固制造業在全省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和輻射驅動作用,適應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加快全省制造業從數量追求到質量追求,從因素驅動到創新驅動,從集體化發展到集體化發展。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3%,規模以上制造業有效發明專利數23萬件;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超過94%,累計獲得中國質量獎或提名獎企業數量達到20家次,規模以上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30萬元/人;應用工業互聯網實施數字化轉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萬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省外貿出口額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占全省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的比重在20%以上,制造業對外投資額占全省對外投資額的比重在10%以上。高起點計劃發展20個戰略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衛星互聯網、光通信和太赫茲、干細胞等未來產業。將著力推進產業從集中發展到集中發展,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廣東乃至全國高端制造業面臨核心不足的脖子問題,2025年廣東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建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對半導體及集成線路產業的布局涵蓋全鏈條,包括芯片設計及底層工具軟件、芯片制造、封裝測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關鍵元器件、特種裝備及零部件配套。其中廣深兩市被寄予厚望,《規劃》指出,設計方面,廣州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射頻濾波器、第三代半導體,建設綜合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深圳集中突破CPU/GPU/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設計、人工智能專用專用芯片設計、高端電源管理芯片設計;芯片制造方面,廣州以硅基特色工藝晶圓代工線為核心,布局建設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深圳定位28納米及以下先進制造工藝和射頻、功率、傳感器、顯示驅動等高端特色工藝,推動現有芯片制造生產線產能和技術水平提升;廣州發展器件級、晶圓級MEMS封裝和系統級測試技術;依托廣深等市大力發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制造,建設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集聚區,推動電子元器件企業與整機廠聯合核心技術攻關,共同建設高端元器件及印制電路板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