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fā)局公布內地五大城市服裝消費報告
2007-1-19 18:09:35
報告類別:調查報告
行業(yè)分類: 服裝面料/服裝服飾
調查時間:2002年
調查地點:北京、成都、大連、廣州及上海五個大城市
調查方法:面對面訪問形式
樣本數(shù)量:1000名
樣本情況:市民
調查機構:貿易發(fā)展局
報告來源:美中商務網(wǎng)
報告內容:
貿易發(fā)展局于3月18日公布一項內地服裝消費模式的調查,建議港商應集中攻取內地中檔市場,并考慮以折扣策略吸引消費者。
貿易發(fā)展局助理首席經(jīng)濟師何達權表示,《中國主要城市服裝消費調查報告》是該局一系列內地消費模式調查報告的第一本。貿發(fā)局會就多項香港有潛力在內地開拓市場的消費品,進行消費模式調查,把結果向業(yè)界公布,協(xié)助他們進軍內地市場。
調查于去年年底在北京、成都、大連、廣州及上海五個大城市進行,以面對面訪問形式,訪問了五個城市共1,000名市民。目標群共分四大類,分別為18-25歲女白領,26-45歲女行政人員,26至45歲成人,高中及大學生。調查亦走訪五大城市的百貨店代表,了解其意見及觀察。
調查主要結果如下:
購買服裝的種類
五個城市的受訪者表示,如要購買中檔服裝,會以香港品牌為首選;購買高檔服裝者,以外國名牌為首選;下價市場為內地品牌天下。
逾半受訪者熟悉香港服裝品牌、認為香港品牌服裝品質佳。廣州及上海消費者對香港品牌服裝印象尤佳;
受訪者認為香港品牌服裝舒適、時髦、品質佳,女白領熟悉的香港上班服品牌包括 Esprit、Theme、G2000、Michel Rene、Jessica 及 Episode; 便服方面,受訪者熟悉的品牌包括Baleno、Giordano、Jean West、Apple Shop、Bossini、Esprit、U2、Crocodile、Goldlion。
購買成衣的頻率及場合
77%受訪者表示,每次逛街消費都會到服裝店;
在白領女性受訪者中,83-85% 經(jīng)常到服裝店購物;
最喜愛購買服裝的消費者,按城市排列依次為:廣州(88%)、上海(83%)、大連(72%),成都(76%)及北京(66%)。
消費者通常在假日購買成衣(廣州61%、上海59%、成都46%)。
購買成衣的渠道
連銷店(38%)居首位,其余依次為百貨店(35%)及服裝購物商場(16%)。
受訪學生之中,逾半喜到連鎖店購買便服;女行政人員則喜歡在百貨店購買衣服。
受訪女白領中逾60%最注重品質,54%注重顏色與款式,38%注重價格。
便服方面,大部份受訪者最注重價格。
何時購買服裝
67%受訪者表示會在一時沖動情況下購買服裝,其中上海受訪者占比率最高(82%),其余依次為廣州(72%)、北京(64%)。
內地服裝銷售最暢旺的日期,是五一勞動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春節(jié);一般而言,一、二、十、十二月為旺季;四、六、九月為淡季。
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份年青女白領(65%),會因為衣服漂亮而非因實際個人需要而消費。
購買服裝的消費額
受訪者平均每年花在購買服裝上的金額為2,080元人民幣(下同)或其個人收入的7.3%。大連居首位(2,850元),其余依次為上海(2,300元),廣州(1,850元),成都(1,740元)及北京(1,660元)。
女行政人員花在服裝上的消費額最高,每年平均為3,130元,女白領為2,840元,學生只花900元。
2001年,受訪者花在套裝上的單件消費額逾500元,夾克逾430元,其余類別的單件消費額為100至200元。
消費者購買服裝時,最重視的五個考慮因素依次為尺碼是否合身(94%)、裁剪(92%)、價格合理(88%)、質料(87%)及款式時髦(76%)。
大部份受訪者均滿意所買的服裝,但成都受訪者認為由于欠缺潮流信息,對所買服裝的滿意程度最低。
在不滿意所買服裝的受訪者中,60%認為最不滿意買錯款式,其余依次為品質,顏色及尺碼。
逾半受訪者認為折扣是最吸引他們的推廣招數(shù)。內地售賣服裝的百貨店及連鎖店,都會在大節(jié)時期打折。此外,電視、戶外廣告、免費贈品都能吸引消費者注意。